首頁 >人物 >

【天天播資訊】大學家長群,有必要存在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前,一則武漢大學某重點班多名家長在家長群中就保研條件向校方提訴求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而這也引發(fā)了輿論關于“大學家長群是否有必要存在”的討論。這并不是此話題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了。近兩年,高校將學生出勤情況通過家長群告知家長、輔導員在群中向家長訓話、大學生家長自發(fā)建群交流孩子學習生活等相關內容就時常沖上熱搜話題。

有學校認為,家長群可以方便學校重要事務的通知,是家校溝通的平臺之一。有部分家長也認為,家長群可以方便及時獲取孩子在學校的動態(tài)。但本質上來說,大學建立家長群,很大程度上還是對中小學管理模式的延續(xù),認為大學生依然要在“被監(jiān)護”中才能健康成長。但殊不知,這恰恰是對大學教育理念的弱化。大學教育與中小學教育最大的不同,正在于要教會大學生在無嚴格約束的情況下,依然學會對自我的約束。

按說如今想建一個群非常容易,建一個家長群也只是件小事,可輿論為什么還如此關注大學里存在的家長群呢?試想下,如果現(xiàn)在工作單位要求組建一個員工家長群,將你在單位的某些情況不定時發(fā)送給家長,或是家長們在群里交流著一些與你有關的日常,你會不會覺得很匪夷所思,甚至是感到窒息?那大學家長群也一樣。只不過由于大學生年齡較小,往往會讓人們忽略了他們已經是獨立的成年人這個事實。大學里的家長群,也無非是強行延長了他們的受監(jiān)護狀態(tài)。

在此前某學校面向全校學生發(fā)布的關于大學生對大學家長群的態(tài)度的問卷調查中,有57.14%的同學選擇了“反對大學家長群”,35.71%的同學保持中立態(tài)度?!安蛔杂伞薄耙殉赡辍钡冗x項成為多數(shù)參與調查的學生反對建立大學家長群的主要原因。

既已是成年人,那自己就是自己的監(jiān)護人,許多行為都要自己為自己負責了。相比于只專注學習的高中階段,學生們在大學就應該要接受學業(yè)之外的更多鍛煉。比如要學會獨立處理好人際關系,能合理地安排課余時間,甚至是學會將自己的生活料理得井井有條。這些必要的成長都需要時間來過渡。而這種過渡,需要的是家校兩方在成長教育與適度放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其實有些家長群,也不過是家長不愿放手、心疼孩子的一個縮影。但離開父母的注視,其實往往能激發(fā)學生們更多的潛能。

當然也沒必要因為某所大學有家長群,就著急給學生們貼上“巨嬰”的標簽。如今的年輕人有著更強的自我意識和更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家長、老師都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信任與支持。適時的退出、遠遠的觀望,其實往往比事無巨細替他們考慮更能幫助他們成長。讓學生們學會獨立,學會高質量掌控自己的人生,本就是大學很重要的一課。

探討大學是否該有家長群,其實也是在探討大學階段家校兩方的責任邊界問題。但至少,在探尋家校關系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方面,公眾對于家長群的討論或許是一個提醒:一些適度的空間,需要留給那些已是成年人的大學生。(作者:邢妍妍)

關鍵詞: 需要時間 成長教育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