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的一天下午,天空陰沉、烏云密布,天氣十分悶熱,眼看就要下起一場雷陣雨。
陜西省富縣張家灣鎮(zhèn)的工人陳天強剛從鎮(zhèn)上的工廠里下班,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著急地往家里趕。
在離所住的村子還有兩三里的路段,一個衣衫襤褸、頭發(fā)蓬亂的老太坐在路中間,伸手向陳天強揮動,嘴里還小聲念叨著什么。
陳天強將自行車停在路邊,走上前去,終于聽清楚了老太嘴里念叨的詞語:
“我餓,我餓……”
大概是餓了太久,老太的聲音十分微弱,并且有些含糊不清。
陳天強摸了摸肩上的斜挎包,里面還有一塊饃饃,那是早上妻子給他準備的午飯,中午他沒有吃完剩下的。
將饃饃遞了過去,老太對陳天強作了一個揖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天空上的烏云越來越濃密,也越壓越低,轟隆隆的雷聲由遠及近傳入耳中,一場大雨即將到來。
看著眼前這位流浪老太,陳天強想到了自己已經(jīng)過世的母親,如果母親還健在的話,應該和面前這位老人差不多的年紀。
荒郊野外沒有任何避雨的場所,流浪老太上了年紀,如果淋了大雨,非得感冒生病不可。
善良的陳天強沒有考慮那么多,他對老太說道:
“大媽,馬上要下大雨了,您先隨我回家避避雨吧!”
老太太一邊嚼著饃饃,一邊神情木然地回應道:
“好!回家,避雨。”
于是,陳天強把老太扶上自行車的后座,又脫下自己的外套給她披上,剛騎到半路的時候,豆大的雨點就噼噼啪啪砸落下來。
視線模糊,泥濘的鄉(xiāng)間小路變得又濕又滑,陳天強怕摔倒了老人家,便下車推著老太前行,兩人匆匆忙忙趕回了家中。
這位老太為何會一個人在外流浪?
陳天強將她接回家中后,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感人故事呢?
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磨難人生,而立之年收養(yǎng)流浪老太
陳天強是1966年出生于陜西省延安市富縣張家灣鎮(zhèn)小山子村,家中祖祖輩輩都是樸實的農(nóng)民,他人生的磨難是從3歲時開始的。
1969年,陳天強的母親一病不起,一個多月后離開了人世,那時候的他還小,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哭著吵著向父親要媽媽。
妻子離世后,陳父一個人拉扯著兒子長大,因為忍受不了妻子離世帶來的痛苦,他染上了酒癮,并且一發(fā)不可收拾。
一開始,他只是在痛苦難耐的時候,喝點白酒,讓自己暫時遺忘。后來可能是發(fā)現(xiàn)了酒精的好處,習慣了它的作用,陳父正日泡在酒缸里。
有這樣一個酒鬼父親,可想而知,陳天強的少年生活過得并不是很好。他經(jīng)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有時候父親醉倒回家,他還要照顧父親,喂他喝水,幫助處理地上的嘔吐物。
陳天強13歲那年,陳父因為酗酒身亡,這個可憐的孩子失去雙親后,從此變成了一位孤兒。
沒有親人和家的依靠,陳天強只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在鄰居和村民們的幫助下,他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勉強讀到了初中畢業(yè)。
到了上高中的檔口,因為家貧,無力承擔學費,16歲的陳天強只好輟學回家務農(nóng)。
正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沒有父母的孩子更是如此,少年的遭遇讓他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可貴品質(zhì),也正因為這一點,陳天強迎來了生命中的幸?;橐?。
對方名叫曹鳳梅,和陳天強是一個村子的,年齡相仿的她敬佩陳天強的堅韌,在陳天強26歲那年,曹鳳梅說服了自家父母,如愿以償?shù)丶藿o了這個小伙子。
婚后,夫妻二人的生活十分和睦,不久后生下了一兒一女,這讓陳天強喜不自勝。
沒有父母的幫襯,又多了兩個孩子需要撫養(yǎng),陳天強肩上的壓力十分繁重,尤其是在兒女先后上學之后。
為了能夠緩解捉襟見肘的經(jīng)濟,農(nóng)忙的時候,陳天強在家里侍弄莊稼,到了農(nóng)閑的季節(jié),他就去鎮(zhèn)上的磚瓦廠打短工。
恰好這一次下班回家,剛過而立之年的陳天強遇到了流浪老太,并好心地將她用自行車拉回了家中。
丈夫早上一個人出去,晚上回來卻多了一個陌生老太,妻子曹鳳梅一臉詫異詢問丈夫這是怎么回事?
陳天強回答道:
“鳳梅啊,老人家是我在路上撿的,看樣子是一個流浪乞討的,你先去燒一些熱水,給她洗一洗,剛剛淋了雨,要是感冒發(fā)燒就麻煩了!”
曹鳳梅十分賢良,聽完丈夫的話后,立馬用柴火灶燒了一大鍋熱水,水開后又主動幫老人洗了一個熱水澡,并找來自己干凈的衣服給老人換上。
這時候天色漸漸晚了,雷陣雨也慢慢停了下來,趁著妻子給老太洗澡的空隙,陳天強跑到了村口的食雜鋪,買了一斤豬肉,回家后給老人做了一碗香噴噴的紅燒肉。
流浪老太坐在飯桌上,對著那碗紅燒肉大快朵頤起來,可是吃著吃著,她的眼睛濕潤了,繼而放下筷子,離開飯桌,就要對陳天強夫婦磕頭。
陳天強連忙阻止她,讓她慢點吃,別噎著,還給老太端上了一碗熱開水。
吃過晚飯后,流浪老太在陳天強家舒舒服服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雨過天晴,陽光明媚,曹鳳梅將丈夫拉到一邊,商量著流浪老太的去留問題。
曹鳳梅提議將老人家送去救助站,一來自己家并不富裕,不具備奉養(yǎng)老人的條件;二來老人家身份不明,她的家人很可能也在尋找她。
可是從窗戶中望了一眼躺在炕上的老太,陳天強的心里泛起了強烈的同情和不舍,他商量著對妻子說道:
“要不我們把她留下吧!也許過不了幾天,她的家人就會找上門來的?!?/p>
曹鳳梅繼續(xù)問丈夫:
“如果一直沒有人來找她,那該怎么辦呢?”
陳天強面露難色,猶豫了一會兒,咬咬牙說道:
“那就由我們來養(yǎng)活她吧!”
兩個兒女的上學費用已經(jīng)讓這個家不堪重負,要是再添上一個老人,這日子可該怎么過呢?曹鳳梅的心里滿是擔憂。
陳天強似乎看出了妻子的疑慮,他紅著眼睛,強忍著淚水說道:
“將來我多掙一點,少吃一口,她也就有吃的了,老人家一個人在外面特別苦!你也知道我媽死得早,我一直想有一個媽?。 ?/p>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曹鳳梅也不好再阻攔,就這樣,陳天強收養(yǎng)了流浪老太,讓這位可憐的老人不再受漂泊之苦。
待如親娘,悉心奉養(yǎng)22載
在陳天強家住了幾天后,當初有些神志不清的流浪老太清醒了一些,曹鳳梅趕緊問她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在老人含糊不清的只言片語中,曹鳳梅得知了老人名叫李桂蘭,但故鄉(xiāng)到底在何處,老人是無論如何也說不清楚。
可能是在外流浪的時間太長,老人的身體和精神都糟糕了極點,為了改變老人虛弱的身體狀況,陳天強借錢買回了一只母山羊,每天吩咐妻子給羊擠一次奶,讓老人喝下。
兩個月之后,李桂蘭老人紅光滿面、神采奕奕,與剛被撿回家時簡直判若兩人。
然而,父親給老人買母山羊補身體,這引起了女兒陳月鳳不滿的情緒。
因為陳月鳳出生時不足月,小時候的身體一直都很瘦弱,曹鳳梅就和丈夫商量著要給女兒買只母山羊擠羊奶補身體,那時候的陳天強手頭很緊張,一直拖著沒買。
如今父親卻借錢給一位陌生奶奶買墓山羊,陳月鳳的心里十分委屈,她覺得爸爸對一個外人都比對自己這個親生女兒好。
察覺到女兒心里的不平衡后,陳天強單獨找到她,語重心長地說道:
“李奶奶不是外人,她會一直在咱家住,是我們共同的親人,作為晚輩的我們孝敬她這位長輩,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還有一次吃晚飯的時候,李桂蘭鼻子不舒服,來不及轉(zhuǎn)身處理,就向著飯桌上打了一個噴嚏,嘴里的飯粒也噴到了對面陳天強兒子陳鯤鵬的飯碗里。
陳鯤鵬感到很不衛(wèi)生,他把碗筷一摔,怒氣沖沖地轉(zhuǎn)身離開了,留下飯桌上的李桂蘭老人一臉尷尬,像一個犯了錯的小孩。
當天晚上吃過晚飯后,陳天強找到兒子,將他叫到院子里,對他說道:
“李奶奶年紀大了,身體又有一些毛病,剛剛也是不小心,你不要嫌棄。爸爸媽媽和你都會有老的那一天,也有噴飯粒的時候,如果遭到了嫌棄,你心里會是什么樣的感受呢?”
聽完了父親的教誨,陳鯤鵬羞愧地低下了頭,他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且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嫌棄過李桂蘭老人。
可能是之前受過刺激,加上長期在外流浪,李桂蘭的精神有一些問題,腦子時而清醒,時而糊涂。
每到犯病的時候,她就會一個人跑出門,對著路上過往的村民破口大罵,有時候還會追著小孩到處跑。這些事情的善后,自然就落到了“兒子”陳天強的頭上。
每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陳天強就會一一登門,向被李桂蘭得罪的人家賠罪,他還會主動買一些玩具,送給被李桂蘭老人嚇到的小孩。
后來,陳天強帶李桂蘭去縣醫(yī)院看病,醫(yī)生開了一些對癥的藥物,加上如今的生活安穩(wěn)幸福,李桂蘭老人的癥狀逐漸轉(zhuǎn)輕。
2014年3月,李桂蘭老人出門遛彎,由于年事已高,不小心在一個臺階上摔了一跤,左小腿摔成了骨折。
鄰居看到后趕緊給在工廠里的陳天強打電話,陳天強立馬放下手中的工作,帶著李桂蘭去市里的醫(yī)院進行手術治療。
傷筋動骨一百天!做完手術后,李桂蘭需要在醫(yī)院住院一段時間,在這期間,陳天強衣不解帶地陪護在老人的病床前。
他為老人喂飯喂藥、端屎倒尿,給老人買排骨湯和肉夾饃補身子,自己就著饅頭咸菜湊合。
為了省下每晚10元的陪護床費,陳天強去外面找了幾個紙箱,拆開后鋪在地上,和著衣服睡在上面,每天早上起來后,整個身體又酸又痛。
看著他將老人照顧得如此周到,醫(yī)院里的護士和其他病人都以為他是老人的親生兒子。
因為李桂蘭的戶口不在當?shù)兀赃@次手術和住院所需要的幾萬元醫(yī)療費,不能夠進行報銷,陳天強只得自己掏腰包承擔。
出院后的李桂蘭腿傷沒有完全康復,醫(yī)生吩咐需要在家靜養(yǎng),可是一個月不出門,李桂蘭憋不住,吵著嚷著要出去走走。
思前想后之下,陳天強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他讓妻子用繩子和牛仔布縫制了一個結(jié)實的大背兜,每天用這個背兜背著李桂蘭老人出門看風景。
看著老人出門后手舞足蹈的樣子,陳天強的心里也特別開心。
因為從小遭受過苦難,知道生活的不易,陳天強平時在生活中十分節(jié)儉,舍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可是對于李桂蘭,他卻顯得十分大方。
老人家牙口不好,陳天強會每月買一些軟糯的糕點和肉食給李桂蘭改善伙食,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會為她添置新衣,平時老人有什么愿望,陳天強都盡可能去滿足。
一晃22年過去了,陳天強把李桂蘭當做親生母親來奉養(yǎng),他寧可虧欠自己和兒女,也從來沒有虧待這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老人半分半毫!
老人無親,二人結(jié)為真正母子
李桂蘭住進陳家后,陳天強除了把她當作親娘來侍奉外,還積極尋找老人的家人。
他一開始并沒有去辦理正式的收養(yǎng)手續(xù),因為他覺得老人的家人遲早會找上門來把她領走。
可是那么多年過去了,陸陸續(xù)續(xù)來認親的人的確有好幾波,但經(jīng)過確認之后,發(fā)現(xiàn)都不是李桂蘭的家人。
在李桂蘭頭腦清醒的時候,陳天強多次詢問過她家住哪兒、兒女都叫什么名字。
可是一提到兒女,原本平靜的老人就會變得情緒激動,嘴里念念叨叨的,聽不清楚在說什么。
有幾次,從老人的言語中,陳天強聽出了幾個類似地名的詞語,他整理信息找過去,結(jié)果還是一無所獲。
直到2017年春天,妻子曹鳳梅在家照顧老人,那段時間,她聽著老人的嘴里一直念叨著“志丹”兩個字,與陳天強合計之后,兩人發(fā)現(xiàn)延安市的確有一個志丹縣。
志丹縣會不會就是老人的家鄉(xiāng)呢?陳天強決定帶著有限的信息親自去志丹縣找找看。
在當?shù)嘏沙鏊膸椭?,幾番輾轉(zhuǎn),陳天強終于找到了李桂蘭所住的村子,也了解到了老人過去悲傷的人生故事。
老人的確叫李桂蘭,年輕時長得很漂亮,與鄰村的一位小伙結(jié)為連理,婚后二人生下了一個兒子。
可是不久之后,李桂蘭的丈夫就因病去世,她一個人又當?shù)之攱專K于辛辛苦苦將兒子養(yǎng)育成人。
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面,兒子長大后外出打工,遭遇車禍不幸身亡。這一巨大打擊徹底擊垮了李桂蘭,她精神失常,整個人瘋瘋癲癲的,后來自己離開村子走失了。
李桂蘭在村子里已經(jīng)沒有了直系親屬和家人,她走失了也沒有什么人過問,只是提到她時,村民們都不禁唏噓:
“挺好的一個人,只是命太苦了,喪夫喪子,沒有親人,我們還以為她早就客死異鄉(xiāng)了!”
回到家后,陳天強對妻子講述了李桂蘭的不幸遭遇,曹鳳梅聽得忍不住掉眼淚,主動提出要給她老人家養(yǎng)老送終。
既然老人現(xiàn)在沒有了親人,陳天強便想著將她的戶口遷到自己家,這樣既名正言順成為一家人,老人又有了本地戶口,可以加入醫(yī)保和養(yǎng)老保險,增加雙重保障。
可是當他來到鎮(zhèn)派出所為李桂蘭落戶時,管理戶籍的民警告訴她,李桂蘭不是本縣人,在法律上也和他沒有任何關系,按照規(guī)定是不能落戶的。
后來,鎮(zhèn)社會保障服務站站長聽說了陳天強的俠義之舉后,深受感動,他幫忙補辦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收養(yǎng)手續(xù),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合法程序后,2017年11月,李桂蘭正式落戶在陳天強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填寫李桂蘭“與戶主關系”一欄時,應陳天強的強烈要求,工作人員填上了“母子關系”。
悉心奉養(yǎng)了老人17年,陳天強和李桂蘭終于結(jié)為了真正母子!
緊接著,李桂蘭的醫(yī)保和養(yǎng)老保險也被順利辦理。
陳天強無償奉養(yǎng)流浪老太的事跡,被各大媒體報道廣泛傳播后,讓很多人深受感染。
2017年12月,陳天強被陜西文明辦評為“陜西好人”;
2018年1月,他又被中央文明辦評為“中國好人”。
如今,李桂蘭老人在陳天強家安享晚年,母慈子孝是生活的常態(tài)!她逢人就說:
“當初如果不是天強收留我,自己這把老骨頭早不知道埋哪里了,哪里還有現(xiàn)在的好生活?強娃子就是我的親兒,這里就是我的家……”
以實際行動奉養(yǎng)素不相識的流浪老太22年,不僅把她當作親娘來照顧,還以此來教育兒女要尊敬孝順老人,陜西陳天強的確稱得上是一個“大寫的人”!
親愛的讀者們,關于這個真實故事,你怎么看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你的支持是我寫文的動力,如果喜歡此種正能量故事,請把它轉(zhuǎn)發(fā)出去,下一篇更加精彩!
關鍵詞: 收養(yǎng)手續(xù) 養(yǎng)老保險 而立之年 給老人買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