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拾荒老人年過古稀一度成為火爆全網(wǎng)的熱點,原因竟是一份眾人眼中“難以言說”的工作——裸模。
他站在那里仙風道骨一般,胡子花白,留長的頭發(fā)盤成發(fā)髻,眼神中是沒有被歲月消磨得目光炯炯。
與其他老人不一樣,用“特殊”二字形容他有些含糊,用“另類”二字形容他又過于張揚。
如勇士般向生活發(fā)起挑戰(zhàn)的白胡子長發(fā)老人,身穿軍綠色外衣,戴一頂有紅色五角星的軍帽,肩上扛著一個大麻袋,這是他穿梭于廣州街道的標配。
廣州懷揣了太多不屬于這里的思念,又承載了太多希望與可能。
廣州于你而言是什么呢?或者說你眼中的廣州是什么樣子的呢?
他卻說“我的新生命,從75歲開始?!边@是對生命的瀟灑?還是對歲月的沉默?頗具爭議性的話擊中了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內(nèi)心。
他是李繼盛,他這一生趟過了槍林彈雨、走過了國泰民安,回首間卻又如大夢初醒,只剩他一個人在歲月中顛沛,仿佛只有他的世界還是充滿動蕩。
雖然走火伴隨而來的是各種級別的敏感標簽,但他只是微微一笑,“能被社會關(guān)注,就感覺沒有白活,就會一直做下去,做到99?!?/p>
其實很少人有勇氣去觸碰這個充滿爭議的職業(yè),且不說體面與否,眾所周知這個會更容易和顏色交易掛鉤。
試問一個正處于兒孫繞膝、享受晚年的夕陽時期,他又為何有勇氣來做這個?現(xiàn)如今的他還在堅持嗎?
萬事皆如意便不是生活。本是借著勇氣走下去的路,一夜之間成了虛影。
當生活再次陷入黑暗之時,一個24歲的花季少女走進了他的生活,二人朝夕相伴密不可分,本以為是光亮再次照入,殊不知卻是另一場漩渦的開始.....
01 英雄遲暮佳人在伴
一件軍綠色外衣陪伴了李繼盛數(shù)十載,如今只要一出門還是順手拿起身上穿。
破了皺了李繼盛才不在意,拿起針線縫縫補補又一年。這件衣服成了李繼盛最重要的“老伙計”,對他的情誼堪比親人,這一點毫不夸張。
對軍綠色情有獨鐘,那是因為李繼盛也曾是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把這件衣服穿身上,那是一種抵抗生活不公的安心所在。
李繼盛出生于1933年,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人。從懂事起就對軍人充滿向往與渴盼,那是一種照進男孩生命中的信仰。
16歲的李繼勝帶著心中早已扎根的理想,一路奮進,1949年順利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軍人。那個年代,最大的榮耀是有機會保家衛(wèi)國,正是風華少年郎的李繼盛,拳拳赤子自然要立志以身報國。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xiāng)”一場維護祖國安全的抗美援朝運動開始了。
李繼盛為了自己年少夢想報名前線,幸運的是被組織同意,成為志愿軍中的一名運輸兵。那年冬天比往年更寒冷,李繼盛的心卻非?;馃?。
大隊伍一路北上,在前線展開激烈的爭斗,這場戰(zhàn)役因為有了像李繼盛一樣的英勇男兒,才讓大后方得以安定!
戰(zhàn)役很壯烈,李繼盛在途中不幸腿部中彈,當時犧牲的戰(zhàn)友壓倒在他的身上,以至于他險中成功求生。后來李繼盛回憶,“一個營的人全部傷亡,就剩我們四個人,我是其中之一。”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李繼盛的晚年卻是聞者噓嘆。早已年過古稀的李繼盛,一個人在廣州生活。那時過年,家家戶戶團圓夜,而等待李繼盛的卻是沒有年夜飯、也沒有陪伴。
“老人”這兩個字沒有偏旁部首,仿佛已經(jīng)預示一切結(jié)果。即使身體有歸宿,靈魂也未可依。而李繼盛這一年無可依,更無歸宿。
或許他早已習慣這樣的孤獨,也曾希望會有一束光能夠激起平平無奇生活的波浪。他期待著兒女的到來,期待著生活的變向。終于有一天,他等來了,但卻是意料之外的驚喜。
李繼盛如往常一般穿梭于街道小巷,路過菜市場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走近一看竟是個被凍得頻頻發(fā)抖的姑娘。
即使李繼盛的生活已經(jīng)一團糟,但忍不住想要幫一把?;蛟S這正是當兵之人刻在骨子里的俠義,見不得眼前的人遭受苦難。
李繼盛將姑娘帶回了家里,并給她端來一些簡單的飯菜,填飽肚子。姑娘很感激李繼盛能夠給她一個溫暖的存身之地,畢竟廣州的冬天并沒有那么和煦的風。
姑娘今年24歲,小時候不小心被人拐賣到不知所名的山區(qū),自己懂事后拼命往外逃,終于再一次成功逃出來了,廢了好大勁找到了親生父親。沒有想到親生父親根本不承認自己有個這么大的女兒。
要再次回到山村嗎?姑娘當然不肯,只能在廣州流浪,孤苦無依的她露宿街頭,這才讓走街串巷的李繼盛遇到。
這個姑娘的出現(xiàn)在李繼盛看來,是一份特別珍貴的新年禮物!
由于兩人同病相憐,這讓李繼盛對這個姑娘更加的關(guān)心,有了年輕人的陪伴,李繼盛的生活多了一絲生機。
兩個人如同親爺孫一樣朝夕相處、相依為命,日子也過得格外舒心,這也讓李繼盛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
好景不長,本該是安慰溫暖的爺孫生活,沒想到被“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李繼盛兒女們知道了后,急切地頻繁打電話給他。
滿嘴都沒有一句好話全是數(shù)落,“怪不得不往家里寄錢了,原來在外面養(yǎng)了一個小女友”,字字句句不斷打擊著李繼盛的心。
李繼盛為了這個善良姑娘的未來考慮,兩人商量了一下,然后送走了姑娘,這段跨越血緣的親情就這樣在新聞烏龍中結(jié)束了。
李繼盛如今年齡越來越大,為何不在子女身邊安享晚年享受天倫之樂,反而在他鄉(xiāng)孤單流浪?為何子女一上來就惡言相對,難道就如此水火不容?
02 子孫成群無緣繞膝
1953年,李繼盛以一名抗美援朝戰(zhàn)士的身份復員回到家鄉(xiāng),這使他的大名傳向了十里八鄉(xiāng)。年輕的李繼盛格外英俊,又有軍人氣質(zhì)加持,令家鄉(xiāng)的姑娘們紛紛芳心暗許。
生活美滿,歲月靜好,一對年輕的小夫妻過著自己幸福的小日子。當時號召人們多生多育,小夫妻也將生育提上日程,不久就迎來了一群孩子們——5個兒子、3個女兒。
8個孩子,數(shù)字多有福氣,有男有女,令人羨慕。李繼盛的生活也因孩子的到來變得熱鬧。
當時沉浸在為人父的喜悅里,他并不會想到這些孩子究竟給他帶來的是福氣?還是劫難?
李繼盛將孩子們拉扯大,又看著孩子們一個個成家立業(yè),雖然孩子們也沒有那么多雄心壯志,但也算是幸福,這讓李繼盛也很欣慰。
尤其是第三代呱呱墜地的時候,這讓李繼盛感覺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傳遞,這是為人祖父的快樂。
隨著子女小家的生活步入正軌,與李繼盛的交流也越來越少,沒有人有時間再和李繼盛去談論那些故事。
而讓子女對李繼盛把事做絕的契機卻是一個正在制作的鼠藥。李繼盛為了幫助子女更好地撫養(yǎng)下一代,這位偉大的父親即使年過半百,依舊勤奮工作。
李繼盛將制作好的鼠藥拿去賣,而在此期間不幸中毒,陷入昏迷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最后,服用解藥三天才得以緩解。
從鬼門關(guān)走了一遭的李繼盛,雖然各項體征都正常了,但是留下了腿腳不利索、記憶減退的后遺癥。
孩子生活本就沒有太大起色,一直以來都是靠李繼盛工作接濟,如今以來在子女眼中這樣的一位父親自然不能夠“雪中送炭”。
本就不愿意贍養(yǎng)父親的子女,更有了借口嫌棄。
李繼盛心下卻對子女仍抱有一絲期望,覺得自己還能干,生活很難不能拖累已經(jīng)成家的子女。幾經(jīng)輾轉(zhuǎn)各地討生活,留老伴在老家,時不時寄點錢給家里。
即使這樣,李繼盛還是和自己的孩子越走越遠,雙方猶如隔著一條鴻溝。在此間發(fā)生的事,更進一步催化了這股微妙的情感,一把將李繼盛推向親情之外。
老伴走后幾年,李繼盛因為年紀大了再次回歸故里。這次也讓他徹底明白了,他這輩子是無緣享受其他老人兒孫繞膝的幸福了。
李繼盛來到三兒子家,想象中的其樂融融并沒有到來,三兒媳婦的種種行為讓李繼盛在家安度晚年的期盼陷入了谷底。
吃飯時,李繼盛上了年紀反應慢會遭嫌棄;沒有按照三兒媳婦的生活節(jié)奏,被嫌邋遢,有一點不滿,就直接數(shù)落,完全不想李繼盛是他們的老父親。
這些年李繼盛多次接濟三兒子一家,如今已經(jīng)蓋上了二層小樓房,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fā)展,這美好的一切與李繼盛沒有一點關(guān)系,
李繼盛下一步想去四兒子家,四兒子境況遠不如三兒子家富裕,一直都占著李繼盛的當兵津貼。
李繼盛對于四兒子花著他的津貼貼補家用,不主動提出贍養(yǎng)的行為都未感到心寒。到如今這個地步,李繼盛還是像一個老父親一樣,心疼著自己的四兒子,“不能再去給四兒子增加負擔了”。
風燭殘年,8個孩子,如今卻沒有一個安身之處,有親情的河南故里到頭還不如無根的廣州新鄉(xiāng)。
含辛茹苦將他們拉扯大的老父親,拋下不管不顧真的良心可安嗎?難道李繼盛輾轉(zhuǎn)廣州去做“裸模”不是被他們推著走的路嗎?
03 獨自南下小有名氣
李繼盛去廣州,也只是當時被兒女所迫急著走出家門,恰巧聽說大部分河南老鄉(xiāng),都會選擇去廣州。
廣州遠在南邊,李繼盛身上沒有多余的錢來支付南下的車票,只能一路乞討走到廣州。
李繼盛能順利走到廣州,全靠著小時候?qū)W下的一點古文知識。
雖然年紀大了,也有記憶缺陷,但仍舊將混江湖的技能猶記在心,隨口就能說上三兩句順口溜,“這一兩天我沒來,聽說掌柜的發(fā)了財,掌柜發(fā)財我沾光,您吃餃子我喝湯?!?/p>
會說俏皮話的李繼盛,這讓他不管走到哪里都餓不著渴不著。
或許是上天關(guān)閉了親情門,給他開了靈嘴路,靠著這張會說的嘴,遇見的人也道:確實有趣。李繼盛終歸是一個生存技能滿點的人,在外漂泊雖孤苦卻舒心。
李繼盛背著一個不大的黑包,在廣州走街串巷過著拾荒的日子,累了坐在街邊也會和路人嘮上兩句。
廣州注定與李繼盛有著難言的羈絆,李繼盛在撿垃圾中遇到了人生最后一站過程中的小貴人。
小貴人是廣州美院的學生,再一次采風中撞見了李繼盛。李繼盛的體形神態(tài)以及那如刀刻般的干凈利落的皺紋,深深吸引了這位學生。
當李繼盛知道自己可以擁有單坐著就可以賺錢的機會,他格外興奮,“廣州果然遍地是黃金?!?/p>
李繼盛開始了他當名模的生涯,考慮到他的情況,給他安排了一間宿舍。李繼盛終于結(jié)束了拾荒的生活,還能有一小時5元的報酬。
一開始,李繼盛覺得坐著把錢掙了是一種幸福,時間一久,也明白了保持一種姿勢長時間不動是一件勞累的事情。
后來所掙的錢并不能保證他的日常開銷以及兒女的需求,院方建議他可以挑戰(zhàn)下“裸?!?,這種人體模特相較而言掙得是比較多的。
李繼盛并不能接受這種“袒胸露乳”的工作,但經(jīng)過多年的走南闖南,他的思想也變得更加開放。
藝術(shù)面前沒有性別禁忌,也想鼓起勇氣試一試,“自己這把年紀,也已經(jīng)有過體面,好好活著很重要,那么讓人看著好好活著更重要。”
第一次,眾目睽睽,李繼盛光著膀子站在學生畫架中間,心底里還是很難為情。隨著次數(shù)增多,李繼盛對這份工作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李繼盛在美院的這段時間無疑是快樂的,學生們和老師們都非常尊重,還有一群人聽自己講述那些戰(zhàn)場上的故事,沒有人會嫌棄他麻煩,更沒有人嫌棄他話多。
美院的學生們成為了李繼盛晚年期間的一份舒心,在這里工作雖然每天的身體會些許僵直,但李繼盛可以在這里獲得那份家人提供不了的尊重與價值。
正因如此,李繼盛的“裸?!笔聵I(yè)一干就是20年。
李繼盛當裸模的故事被學生們傳遍藝術(shù)圈,他也成為圈內(nèi)人人皆知的“裸?!崩蠋煛?/p>
家鄉(xiāng)的子孫兒女知道這件事后,不以此為榮反以此為恥,卻還理所當然地花著李繼盛寄回去的錢,還住著用這些錢蓋的二層小樓!
李繼盛年紀到了,美院考慮到身體因素,不能再繼續(xù)“裸模”的合作,河南故里也是有家不能回。九十出頭的李繼盛該何去何從?
04 六親不認獨自逍遙
不能從事“裸模”工作的李繼盛,一時斷了自己的經(jīng)濟來源,只能重操舊業(yè)繼續(xù)拾荒。
曾經(jīng)那些畫過李繼盛的學生,在得到“裸?!崩蠋熎鄳K的境況后,紛紛來到他的住所,來看一看這個老人。
李繼盛在自己的住所看到那些熟悉的臉,一時間老淚縱橫,他親自撫養(yǎng)長大的孩子為什么不會像學生一樣關(guān)心他的冷暖呢?
李繼盛道:“外人比親兒子對自己強,在廣州生活更加快樂?!?/p>
他也沒有想到,如今他的孩子對他六親不認,“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喜來有人愁,有錢能團圓,沒錢兩分手”多么心痛老父親才能說出這樣的話。
幸好李繼盛曾有幸來過美院,幸好能遇見一群赤子之心的學生,結(jié)下了善緣修成了善果。
很多大學生不僅會經(jīng)常帶著李繼盛的肖像畫作來看他,還會為他裝修房子,為他送一些新的衣服,甚至還有送錢的...
雖然現(xiàn)在的李繼盛沒有家人陪伴,但也擁有歡笑與溫情。如今在廣州李繼盛的小房子雖小,但也干凈溫暖,家具簡單素樸。
即使歲月待李繼盛并不溫柔,但卻送來了一縷春風,讓他的晚年不難過。
現(xiàn)在89歲高齡的李繼盛每天都會做三件事:抽煙、喝酒、聽豫劇。河南畢竟是李繼盛的故鄉(xiāng),狐死首丘,代馬望北,透過豫劇看一看那成長的故里。
李繼盛現(xiàn)在有了一個喜好,就是將關(guān)于自己的畫作和報道收集起來,閑來無事翻一翻。李繼盛也驕傲的和人講:“我去小洲村逛時,看到里面的很多畫室都有我的像,木刻的、雕塑的、都有。”
別看李繼盛年齡大了,但身體非常硬朗,眼不花、耳不聾,天天都要抽一包煙、喝半斤二鍋頭,在家閑不住出去一溜就是半天,獨自一人也樂得逍遙。
有人也問過李繼盛,以后怎么過呢?
李繼盛回道:“以前過了很多好日子,如果將來有一天,真要孤獨老死,我也能接受,何況,還給藝術(shù)做了貢獻。”
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多方壓力接踵而來,諸多恩怨也該隨歲月消散,趁父母康在莫讓孝順成了遺憾。
李繼盛這后半輩子,南下過出過國,見過世界做過自己,無懼世俗眼光,活出了另一種道路。
雖人在異鄉(xiāng),但從未放棄過生活。他曾是上過戰(zhàn)場的真英雄,更是見過生活苦難仍舊熱愛的勇士!
命運若給你帶去了苦難,你是否會有勇氣做出如他一般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