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什剎海:體驗老北京冰雪趣味運動 感受北京歷史文化和社會民生

冰車、冰蹴球、冰上龍舟、冰出溜兒……在北京什剎海滑冰場,每一名老北京都有著最美好的童年冰雪記憶。

2月3日,記者在什剎海深入體驗老北京冰雪趣味運動,感受北京的歷史文化和社會民生。

什剎海,喚起老北京的童年冰雪回憶

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qū),位于市中心西城區(qū),毗鄰北京城中軸線。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贊美什剎海的神韻。

什剎海冰場歷史悠久,自明朝起就成為“冬嬉”的著名場所,清朝乾隆年間被定為“國俗”。什剎海水域面積約34萬平方米,其中冰場面積為16萬平方米,可容納12000人同時上冰。

據什剎海滑冰場負責人徐建介紹,經過多年的規(guī)范化經營與管理,目前運行的冰上運動已多達十幾項。什剎海冰場已成為北京市功能設施齊全、安全系數有保障、群眾認可度高的室外天然冰場。每年接待本市市民、外地游客、冰上體育愛好者、在校大中小學生等數萬人次。

“我們冰場曾在2013年入選國際媒體評選的‘全球十大最美溜冰場'。到了冬季,各個年齡段的游客都將滑冰作為冬季日程安排的必選節(jié)目,而且咱們北京城提起‘溜冰'這個詞,第一選擇就是什剎海冰場。”徐建說。

按照什剎海冰場的慣例,到了農歷立春這一天,由于冰的結構會發(fā)生變化,冰場將停止對外開放。2月3日恰好是這個冬天什剎海與老北京最后的“親密接觸”時間。記者看到,在上午9時冰場已通知絡繹不絕的游客門票已售罄,只接受提前預約的游客。

冰雪運動項目琳瑯滿目

在什剎海冰場,傳統(tǒng)冰雪運動可謂琳瑯滿目、豐富多彩。據西城區(qū)冰蹴球協(xié)會會長周紅旗介紹,溜冰、冰蹴球、冰捶丸、冰車、冰出溜、冰滑梯、冰不射、冰上龍舟、冰陀螺、冰嬉、堆雪人、滾雪球和雪地拔河,并稱為“什剎冰雪十三絕”。這些冰雪娛樂項目喚起了老北京童年回憶的同時,也展現出中華民族參與冰雪運動的由來已久和熱愛之情。

為帶動群眾體育健身熱情,普及冬季運動知識,什剎海冰場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冬奧文化展覽及冰上主題文化活動。其中,“什剎海冰雪絕活兒”深受游客們喜愛。通過堆雪人、打雪仗、冰滑梯、冰出溜、冰爬犁及冰上拔河等各個場景的藝術再現,還原京華勝地——什剎海冬季的一派生機勃勃的人文景象,在充分展現勞動人民智慧的同時,也映射出大家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什剎海冰雪絕活兒”中展示的冰蹴球是一項具有濃厚北京歷史特色的民族體育冰雪項目。據周紅旗介紹,冰蹴球來源于歷史上什剎海冰上“蹋鞠”游戲,在北京已有300多年歷史,老北京人稱之為“踢冰核兒”。冰蹴球項目以簡單易行、便于體驗,為老百姓所稱道。

記者也上前體驗一番,拔腳怒射,可惜“踢冰核兒”偏門而出,技不如人。此外,在冰上龍舟的體驗中,記者與大家合力“劃槳”(雙手各持一支冰錐向前劃),冰上龍舟帶著一群小伙伴飛速前行,頓時歡聲笑語、喜笑顏開。盡管北京戶外溫度低至1℃,但冰車、冰陀螺等“什剎冰雪十三絕”瞬間點燃了游客們的參與熱情,好似冬天里的一把火,溫暖人心。

4歲派派是全場最耀眼的小明星

12歲的初中生劉子謙,平常最喜歡待在家里,他稱自己為典型的“宅男”,但在看完中國冰壺隊的比賽后,北京冬奧會的日益臨近,點燃了這個“宅男”的冰雪激情,“上一次滑冰應該是三年前,看了冰壺比賽后感覺冰上運動非常過癮,所以就約兩位朋友一起過來放松放松。”作為初學者,劉子謙滑冰技術一般,蹬冰動作略顯笨拙,稍有不慎就重重得摔了一跤,但倒地的瞬間已是滿臉笑容,“屁股雖疼,但更刺激”。劉子謙告訴記者,他非常期待中國短道速滑的比賽,也期待武大靖能夠再次奪冠。

在滑冰場的人群中,4歲的派派最為顯眼,他跟著媽媽有板有眼地滑著,“他之前上了4節(jié)輪滑課,有一定的基礎,剛開始是自己推著小海豚冰車,慢慢地前行,但兩次嘗試后就獨自滑行”,據派派的媽媽介紹,派派這個冬天已來什剎海冰場玩了10多次,已是場上最耀眼的小明星。

關鍵詞: 什剎海 老北京 冰雪 運動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