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3月11日電 題:隔壁男孩的問候——一位香港新冠感染者的方艙日記(2)
一覺醒來,我的隔壁鄰居一家三口已經(jīng)離開青衣方艙醫(yī)院了。手機上,他們給我留言:“我們離開了,敲門時見你睡著了,不辭而別,留下幾支飲品放在門外,希望你快些康復(一個展示肱二頭肌的表情包)。”
小瑜一家離開方艙醫(yī)院時的聊天記錄截圖。新華社發(fā)
這是我入住方艙醫(yī)院的第三個白天。我為他們的離開而高興,也不禁回憶起這兩天與他們愉快的交流。
“叔叔你不用害怕,沒事的?!边@是這家男孩小瑜跟我說的第一句話??吹轿疫M來時很倉促的樣子,他試著打招呼并安慰我。我們雖然不被允許串門,但可以在門口的空地上說話。
因為我的廣東話“識聽唔識講”(能聽懂但不會講),所以他們一家三口盡量都跟我講普通話,而小瑜有時候為父母充當翻譯。“原來你還是個小學霸啊,厲害!”當我得知他的學校以后贊不絕口。學校里用普通話教中文課,讓他可以和我流暢地交流。
他們一家是2月下旬在家中開始出現(xiàn)新冠病毒感染癥狀的。先是小瑜,然后是他的父母,一家三口都發(fā)燒,陸續(xù)出現(xiàn)各種癥狀,都比我這兩天出現(xiàn)的癥狀要嚴重,幾天以后又陸續(xù)痊愈。
后來,特區(qū)政府對他們所住的小區(qū)進行“強制圍檢”。他們盡管已經(jīng)痊愈了,但核酸檢測仍然呈陽性,被列為無癥狀感染者。一家三口沒有任何抱怨,收拾好足夠的衣物和生活用品,非常配合地入住青衣方艙。直到10日,我看到他們依然戴著強制檢測的塑料手環(huán)。
只要陽光好,小瑜一家就會從隔壁出來伸展一下,關心我和其他鄰居。因為在房間里時間長了也有點無聊,也擔心他老玩電子游戲,所以小瑜的父親也樂見兒子和我在戶外聊天。
小瑜今年9歲,不愧是就讀名校的學生,從熱點時事到香港地理,從飛機大炮到動物植物,能侃侃而談,彬彬有禮。他還特別喜愛法拉利跑車。他在學校最喜歡的科目是常識科,談吐間能看出知識面挺寬。而且,他很懂事,很有禮貌地婉拒了我們這個小單元里其他小朋友來串門的請求。
“我應該是被爺爺傳染的,因為我發(fā)病前幾天專門去看望他,他后來也生病了?!闭f起剛剛有癥狀的那幾天,小瑜非常淡定,還不停地問我感覺怎么樣。這兩天的早晨,每當我打開門,都是小瑜給我第一聲問候。
不僅關心我,小瑜和他的父母還關心我在香港的家人。在內(nèi)地援建香港的方艙醫(yī)院里,像我這樣的內(nèi)地新來港人士不多,但我同樣真切地感受到大家都是一奶同胞,這種感覺非常好,也很奇妙!
小瑜有一個小遺憾,那就是還沒有去過內(nèi)地?!暗纫咔榻Y束了,一定帶你去北京看‘鳥巢’和‘水立方’!”他的爸爸摸著他的頭說。
關鍵詞: 新冠肺炎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