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

【百城125】瀾滄:世界拉祜之根?千年古茶之源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地處云南省西南部

是普洱市下轄縣之一

因東臨瀾滄江而得名

位于普洱、臨滄

西雙版納三州(市)

交匯處

縣域總面積

8807平方公里

為云南省縣級面積

第二大縣

轄20個鄉(xiāng)(鎮(zhèn))

165個村委會(社區(qū))

2702個村(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

11月1日零時

瀾滄縣常住人口

441455人

此外,瀾滄縣山區(qū)

面積占98.8%

具有

“老少邊廣”“富香樂美”的

鮮明特點

“老”即革命老區(qū)——

1931年即建立

地下黨組織

1949年2月解放

1999年被確定為

云南省首批

46個革命老區(qū)縣之一

“少”即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

瀾滄是1953年4月

國家批準的

全國唯一拉祜族自治縣

有拉祜族、佤族等

8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

占全縣

總?cè)丝诘?9%

其中拉祜族人口

占全縣總?cè)丝诘?3.5%

約22萬人

占全國

拉祜族人口的一半

占全球

拉祜族人口的三分之一

“邊”即邊境地區(qū)——

2個邊境鄉(xiāng)

8個邊境村

與緬甸接壤

邊境線長80.563公里

“廣”即地域廣闊——

縣域面積8807平方公里

居云南省第二位

普洱市第一位

“富”即資源富集——

森林覆蓋率70.12%

有鐵、鉛鋅、褐煤等

30多種金屬非金屬礦種

其中鐵礦儲量22億噸

占云南省

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

“香”即古茶飄香——

有茶園面積38.4萬畝

其中

古茶園面積3.6萬畝

有全球迄今發(fā)現(xiàn)最古老的

樹齡達1700余年的

過渡型大茶樹——

邦崴千年古茶樹

有全世界發(fā)現(xiàn)

種植年代最久遠

連片面積最大

保存最完好的

人工栽培型古茶林——

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林

“樂”即快樂拉祜——

瀾滄是電影《蘆笙戀歌》

誕生的地方

有國家級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拉祜族創(chuàng)世史詩

《牡帕密帕》和蘆笙舞

瀾滄木戛鄉(xiāng)是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牡帕密帕》的

保護傳承基地之一

被稱為“蘆笙吹響的地方”

這里傳承著傳統(tǒng)的

拉祜族制作蘆笙的工藝

圖為拉祜族蘆笙制作傳承人李扎思在試吹制作好的蘆笙。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2021年9月9日攝)

如今,當?shù)卣扇?/p>

“黨組織+合作社+農(nóng)戶”模式

吸引當?shù)靥J笙制作傳承人

加入合作社

由傳承人帶領(lǐng)徒弟

進行蘆笙制作

并將產(chǎn)品交由

合作社統(tǒng)一銷售

由合作社負責

保底價收購

并打開蘆笙銷售市場

在保護傳統(tǒng)制作工藝

助力當?shù)匕傩?/p>

增收致富的同時

壯大村集體經(jīng)濟

“美”即美麗瀾滄——

有著生物、植物、動物

多樣性的自然源生之美

歌美、舞美的

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美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

樸實民風之美

圖為木戛鄉(xiāng)哈卜嗎村小學生李亞八,抱著收獲的南瓜返回校園。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2021年9月8日攝)

2020年,瀾滄全縣

實現(xiàn)生產(chǎn)總值120.07億元

居全市第三位

增長2.6%(全市第7位)

固定資產(chǎn)投資(不含農(nóng)戶)

96.64億元

增長5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4.63億元

實現(xiàn)城鎮(zhèn)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30651元

同比增長5%(全市第一位)

農(nóng)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11779元

同比增長8.7%(全市第一位)

2021年10月16日

一列紅藍白三色涂裝

呈流線型的動車組

運抵剛建成的

中老鐵路萬象站

正式交付老中鐵路公司

該動車組

被命名為“瀾滄號”

將于近期投入

中老鐵路動態(tài)檢測

“瀾滄號”交付

激發(fā)沿線人民

情感共鳴樂章

進一步鞏固和拓展

中國與老撾的

全面戰(zhàn)略合作

增進兩國人民的

福祉和友誼

關(guān)鍵詞: 百城 ?瀾滄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